在網約車新政結束了過渡期后,以共享汽車為首的汽車租賃行業也迎來了新政落地。消息面,汽車租賃行業新政將至,共享汽車合法化,企業普遍支持。6月1日,由交通運輸部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定的《關于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為期兩周。毫無疑問,政策層面上的肯定,對共享汽車而言是利好消息。那么如果解讀這則利好消息及共享汽車合法化的直接受益股有哪些?本文將就此進行詳細解讀。
據公開資料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6000家汽車租賃業戶,租賃車輛總數達到20萬輛,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高達18%。其中,分時租賃企業有40多家,車輛總數超過4萬輛,95%以上為新能源車輛。共享汽車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有助于緩解城市私人小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趨勢以及對道路和停車資源的占用,應統籌考慮城市經濟發展、交通出行結構和汽車保有量等實際情況。
毫無疑問,政策層面上的肯定,對共享汽車而言是利好消息。不過,在使用頻次達到一定程度前,共享汽車的問題更多地在于如何突破盈利瓶頸。無論是新能源汽車的購置還是一二線城市的停車費,成本高昂的問題至今仍壓制著共享汽車的生命線。如何破解目前的盈利困局,仍需要進行更多探索。
共享汽車合法化,將極大的促進汽車租賃的發展。從發展階段來看,我國汽車租賃行業處于早期階段,無論是共享汽車還是傳統的汽車租賃,仍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租車的滲透率只是0.4%,遠低于日本、巴西等國家的1.5%。再加上高鐵的發展、飛機線路的拓展,以及公車改革等因素的推動,汽車租賃行業正迎來最好的時光。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5-2020年間中國汽車租賃收入預期將按18%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三、解讀我國汽車租賃業的投資價值
以2015-2016年度我國汽車租賃業的發展現狀來分析。這部分將詳細介紹我國汽車租賃市場的規模和盈利模式,
1、中國汽車租賃行業的規模
中國汽車租賃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近年來出現大幅增長。根據羅蘭貝格的資料,按收益計算,中國汽車租賃市場的總體規模由二零零八年的約人民幣90億元增至二零一四年的約人民幣45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9%。
2、中國汽車租賃行業的盈利模式
中國汽車租賃市場的兩種基本服務類型包括短租(租期為90天以下)及長租(租期為90天或以上),融資租賃被視為第三種以及補充形式的服務供應。
在盈利模式方面,國內神州與至尊租車在模仿赫茲的成功模式。東風日產基于各地專營店開展汽車租賃業務,有利于提高品牌銷售業績。國機汽車下屬的中進汽貿服務有限公司與東風悅達起亞、上汽集團等開展品牌租賃業務,公司以長租為支柱,大力拓展商務用車和零租業務,憑借雙方在各自領域內多年積累的品牌形象實現“雙贏”。
3、中國汽車租賃行業的市場參與者
中國的汽車租賃公司包括國內私人汽車租賃公司(如神州租車及一嗨租車)以及中國國有汽車制造商的聯屬公司(如首汽及大眾)。國際汽車租賃公司主要透過與國內汽車租賃公司合伙參與競爭。